这个月末,美联储将迎来2023年第1次议息会议,目前市场上数据模型预测显示,接近90%的概率,美联储将加息仅25个基点。
从去年3月开始到目前为止的整个加息周期中,美联储只在第1次加息时使用了25个基点的加息幅度,随后美联储的加息幅度大多时间都维持在75个起点。
如果本月末的加息仅25个基点,那么意味着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已经进入了中后期。
(相关资料图)
这对于资本市场是重大的利好。
因为整个2022年美股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,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跌幅居前,尤其纳斯达克指数的跌幅甚至超过了33%,这一跌幅远超欧洲亚洲等主要股市的跌幅。
不少投资者期望,美联储减少了加息幅度之后,美股迎来真正的反弹。
但是也许这种想法过于乐观,我们还需要注意美国的通胀高烧并没有退下来,而美国的衰退阴影却一直未散。
为什么说市场的情绪过于乐观呢?
美国的通胀并没有真正的退下去,物价还在上涨中,远远还没有降下来。
CPI 数据是同比数据,12月的CPI对比的是2021年12月的物价,但是2021年的下半年,美国的CPI已经高达5%以上,当时的基数越来越高,所以2022年下半年的同比增长率反而逐步下降,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误解,以为通胀开始下降。
最新的数据显示,去年12月的CPI环比终于出现了0.1%的下降,也就是说比去年11月的最高位略微下跌了一点点,但是依然远高于去年的10月和其他月份。
所以一定要注意,美联储一直都在强调通胀还处于高位,并不是对市场的恐吓。
虽然加息的幅度降了下来,但并不影响美国的利率水平越来越高,现在甚至有可能出现重大意外,因为有美联储官员认为终端利率高达6%才能够控制通胀。
整个2022年影响美国金融市场的加息,在2023年依然会继续影响美国的金融市场,甚至不排除引爆更大的雷——那就是房价有可能出现崩盘。
去年10月美国的房贷平均利率超过了7%,随后在11月和12月略有回落到12月末,平均利率下降至6.38%,但比去年年初和过去的多年平均水平依然高了2~3倍。
而且目前的房贷利率水平甚至高于2008年次贷危机之前。
反映在房子的成交量上,美国的新房成交数据已经连续9个月环比下跌,而且美国的房价中位数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也连续的下跌。
参照次贷危机的演变过程,我们有理由认为,随着美联储不断的加息,美国的房价可能会迎来2008年那样的崩盘。
过去的5个交易日,道琼斯工业指数获得了其中4个交易日的上涨,累计涨幅已经超过了1000点。
这一段时间美股的上涨都是建立在对CPI数据的预期之上。
逐步回落的CPI意味着美联储将会逐步减小加息,意味着对股市的影响慢慢的减少。
但是受到这样乐观情绪的推动,美股经历一轮的反弹之后,说不定才会清醒地认识到越来越高的终端利率,对于房价造成的恶劣影响,对于企业利润的不断侵蚀。
届时美股可能会迎来一波更大的抛售。
目前标普500指数已经来到了4000点的关口,但是华尔街有不少的投行认为在2023年每股有可能重新跌到3000点的位置,这意味着在目前的情况下还会下跌25%。
美国金融市场的阴云并没有逐步消散,反而随着时间的积累,越来越浓厚。
PS:如果文中资讯或观点得到您的认同,请顺便点上“关注”!
X 关闭
X 关闭